
能源装备是装备制造业的核心部分,对于优化能源结构、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德阳作为中国重大技术装备制造业基地 ,把清洁能源装备作为首位产业 ,不断推动转型升级和结构调整 。成德高端能源装备产业集群于今年成功入选全国先进制造业集群,形成了坚实的清洁能源产业基础 ,在能源装备产品市场中占有率为国内第一 ,发电设备产量居世界第一 。
德阳作为老工业基地 ,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新旧动能转换 、双碳目标实现过程中 ,仍然面临着转型的难点和痛点 :
一、产业链偏短 。大部分企业处于生产制造环节 ,涉足研发设计、运营维护的企业偏少,生产性服务业发展较为缓慢。
二、创新能力偏弱 。缺少国家级创新中心 、科研院所等创新载体,“产学研用”联合创新体系和技术平台建设相对滞后,基础共性技术研究不足 ,中小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较弱。
三、“两化”融合深度不够 。新一代信息技术应用尚处于初级阶段 ,以智能制造为核心的“两化”融合深度才刚起步。
四、本地化配套率不高 ,供应链相对不足,产业协同配套不优。头部企业多数属于初级靠订单加工企业,缺乏专门的工业设计 、专业的供应链服务、检验检测等生产性服务业。配套企业产品多为零部件加工制造 ,产品结构单一 ,技术含量普遍偏低 。
全国人大代表、聚星国际电气集团聚星国际电机有限公司水轮机装配高级主任操作师崔兴国指出,围绕国家“十四五”、“十五五”规划,以创建制造强省先行示范市为契机,以建设世界级清洁能源装备制造基地为使命,抢抓碳达峰、碳中和带来的能源结构调整机遇 。
他建议 ,围绕水电、核电 、风电、太阳能 、氢能等重点领域 ,加大对清洁能源装备制造的财政投入和对清洁能源研发的税收减免,让企业有更多的资金加大研发力度、更新设备、提升职工技能水平。主要为以下四个方面 :
一 、聚焦创新引领发力。抢抓国省实验室优化重组机遇,积极争创一批战略科技创新平台,突破一批卡脖子关键核心技术 ,挺进世界清洁能源装备创新“无人区” 。
二 、聚焦智能制造发力。建设一批智能生产线 、智能车间、智能工厂 ,推动清洁能源装备制造企业智能化改造和数字化转型。
三、聚焦产业基础发力 。引育一批专精特新的零部件生产商供应商 ,突破一批关键基础材料 、核心基础零部件工程化产业化瓶颈 ,形成整机牵引和基础支撑协调互动的创新发展格局。
四 、聚焦制造服务发力 。培育一批“研发+制造+运营”的集成解决方案提供商 ,推动生产型制造向服务型制造转变,抢占“微笑曲线”全价值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