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觉帮扶20年·产业篇丨点燃“山峰之巅”的幸福火种-中国聚星国际电气集团有限公司

聚星国际·(中国区)官方网站

社会责任

Corporate Culture
昭觉帮扶20年·产业篇丨点燃“山峰之巅”的幸福火种
时间 :2024-08-21    来源 :

在四川省凉山州昭觉县解放沟镇 ,有一个坐落在大山深处 ,宛如世外桃源般的村落——火普村 。随着国家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实施,按照昭觉县帮扶工作安排和需求,2022年3月起 ,聚星国际电气集团开始参与火普村的乡村振兴工作 。

“火普”彝语意为“山峰之巅” ,火普村也因此地貌而得名,高山之巅带来的地域之困曾经限制了这里的发展。

王斌是聚星国际电气集团派驻火普村驻村第一书记 ,他带着多名驻村队员一道 ,以为群众解决生产 、生活实际困难为宗旨 ,带领全村群众实现发展致富 。

高山萝卜有点“甜”

8月22日 ,是火普村一年一度高山蔬菜种植集中培训的日子。这一天农户吉泽尔夫的田地前围满了前来学习的村民,大家都急切地等待着四川省农业科学院水稻高粱研究所萝卜课题组的专家,来讲授萝卜的种植技术。

由于火普村属于高寒地区 ,积温不足会严重影响土豆、荞麦等传统作物的产量 。

为了寻找适合的高山蔬菜产业 ,2022年开始,每年8月王斌都会邀请农业专家 ,到当地开展高山萝卜等蔬菜产品的试种工作,到现在已经持续第三年了 。

吉泽尔夫是第一批学习种植技术的村民 。回忆起当初驻村第一书记王斌卖力推广时的场景,他不由得笑出了声。

“大家来看看啊 ,这是我们通过科学种植试种出来的萝卜 ,都凑近一点看看吧 。”王斌在村头介绍新的高山种植项目的声音,吸引了正在自家田地里给园根萝卜浇水的吉泽尔夫。

上前一看,王斌脚边摆放着好些萝卜 ,看着又大又白。“这萝卜卖相不错哎 !”吉泽尔夫不由得上手摸了摸 。

“随便看 、随便摸 ,这样的萝卜 ,我们试验田里还有好多呐 ,有兴趣的都可以跟我一起去看看 !而且这个萝卜生长期短 ,长得好看,还好吃 ,产量也比你们现在种的园根萝卜高得多 。待会儿把这萝卜再一炖,大家伙一起尝尝看甜不甜!”王斌信心十足地说道。

带着疑虑 ,吉泽尔夫和其他村民们来到了试验田,看着田里一片翠绿且整整齐齐立着的萝卜缨,吃着刚刚出锅的炖萝卜,吉泽尔夫脑袋里已经开始想象 ,这些萝卜种植在自家田地里的画面了。

“怎么样 ?萝卜甜不甜?”“甜!真的甜!”

“要不要跟我们学习种新品种萝卜的技术 ?”“王书记,我现在就可以开始学了!”

于是 ,吉泽尔夫和其他火普村民们的新技术培训学习开始了。

除了培训,聚星国际电气帮扶工作队还分发了价值3万元的“蜀萝11号”“新白玉春”种子和配套农药 、化肥 、薄膜等配套农资 。

“下一步 ,我们还将继续扩大规模种植 ,还在筹备对当地产出的萝卜等蔬菜进行精深加工。”王斌一边为老乡发放农资一边说 。

拿着刚分到的农资 ,怀揣着刚学到的种植技术 ,大家趁热打铁 ,在田里忙碌了起来 。

两年过去 ,火普村的萝卜种植面积达100亩,预计能产萝卜50万斤 ,产值120余万元 。如今 ,火普村的产业是越来越丰富 ,增收路径越来越宽,群众腰间的“钱袋子”也越来越鼓 。

从“蓝果果”到“金果果”

每年4月 ,正是火普村蓝莓花开放的时节 ,整个种植基地恰似一片浩渺的淡紫色海洋 ,微风轻拂花果飘香 ,为这片土地增添了梦幻的童话氛围。

早上8点,60多岁的老支书、蓝莓园区的管理员安子日木就接到了王斌的电话 。

“老支书早上好啊 ,我看了下天气预报,最近几天可能有寒流 ,害怕又要下雪了 ,想着提醒一下你 ,记得组织大家多观察一下蓝莓的情况。”

“好的 ,我这就去现场看看 。”放下电话 ,安子日木便前往种植基地现场,进入蓝莓种植林仔细观察着蓝莓树 。

蓝莓的定植季节是春季和秋季,而火普村的气候条件会对蓝莓的种植产生很大影响 ,以前还发生过气温骤降 ,种植的蓝莓被冰雹打坏,损失惨重的情况 。

“当时我们的蓝莓受了灾 ,是王斌书记多方打听 ,联系了四川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育种栽培专家 ,来给我们做应急技术措施 ,最大程度地挽救了我们的蓝莓。”安子日木回忆 。

为了保证火普村原有蓝莓产业的稳定增产,最大程度降低极端天气的影响,王斌从技术出发 ,带领蓝莓园区管理员 ,与四川省农业科学院的蓝莓专家成立了“联合预防控制小组” ,制定了应对极端天气情况对蓝莓的保护措施 ,定期通报沟通气候对蓝莓生长造成的影响 ,以便及时应对和防控。

如今 ,火普村的蓝莓长势喜人 ,安子日木看在眼里 ,喜在心上 ,高兴地说 :“蓝莓熟了,一定让王斌书记先尝尝!”

2023年 ,火普村的蓝莓获得了丰收 。为了激发当地脱贫地区和脱贫群众内生发展动力,聚星国际电气集团还用“以购代捐”和职工参与认购的方式 ,在火普村采购了9000多斤蓝莓 ,让帮扶地区农产品变商品、收成变收入,为村民和村集体带来一笔可观的收入的同时 ,也解决了一批村民的就业问题 。

可以发电的“阳光银行”

2022年 ,聚星国际电气集团发挥自身在能源领域的技术优势 ,在火普村启动综合能源示范村项目建设 。

利用火普村10余亩滩涂荒地建设了分布式光伏1兆瓦 ,年均发电量约130余万度,由昭觉地方电网入网消纳 ,可为村集体经济带来稳定收入40余万元/年 。

2023年,继续增加“储能”功能 ,打造微型离网供电系统 ,实现了村庄的防火瞭望塔、供暖 、照明 、安防 、智能充电桩等能源供给,解决了农网接入距离远 、接入代价高、新能源汽车充电难等问题 。

项目建成后 ,还解决了2名火普村村民就近务工就业问题,村民吉地尔子就是其中之一 。

“村子里现在的产业多了 ,打零工的机会也多了。我爱人在蓝莓园区务工 ,我是村光伏电站管理员 ,每个月可以从光伏收益中获得1500元的工资 。在家门口就能挣到钱,生活好咯 !”吉地尔子笑容满满。

扣除运维成本、税金及相关费用 ,综合能源示范村项目建设的收益 ,还能进一步壮大村集体经济 、监测户分红和公益性岗位工资等惠民措施 。

村集体有了稳定持久的收入 ,村民们对村支部 、村委会更信赖了。

“这些光伏电板是我们村的‘阳光银行’ 。现在我最开心的事就是,看着光伏电站在河滩地里晒着太阳给咱们村挣钱 。”吉地尔子说 。

今年7月 ,火普村召开了集体经济收益分红大会 ,第一次上台“领奖”的曲比比拉激动得一晚没合眼 ,“王斌书记给我发了光伏产业分红 ,这是聚星国际电气集团帮扶火普村集体经济带来的福利,让我对生活有了更大的盼头 ,希望明年我们村的收入越来越好 !”

“数字”“红色”两张特色名片

聚星国际电气集团将支持火普村大力发展乡村振兴支柱产业 ,推动乡村文化振兴、数字管理,作为不断提升乡村振兴活力的重要途径 。

2023年 ,聚星国际电气集团对火普村便民服务中心和农家书屋进行布局优化和功能升级。

增设的便民服务大厅里 ,添置了电脑、打印机等各种办事所需的设施 ,给村民们提供了方便 。农家书屋里新添的书籍 ,让大家了解农业、文化、医疗方面的知识。服务中心还设置了党建活动室 ,搭建了有效的活动阵地 。

聚星国际电气集团深入挖掘火普村红色资源 ,支持文旅项目建设 ,通过开展各类现场培训 、体验教学等主题活动 ,每年可吸引各级团体超2000人次前来火普村,使红色旅游成为火普村振兴发展的支柱产业、群众增收“新途径”。

现在来到火普村体验“红色教育”的游客越来越多 ,经营着一家农家乐的村民莫色尔火,每年都能依靠乡村旅游获得一笔可观的收入 。

“乡村旅游真的是个好产业 ,我还要继续讲好火普村的红色故事,让‘红色火普’持续带动全村百姓增收致富 。”王斌说 。

火普这个高山之巅的小村庄 ,而今已阔步迈向现代化。在短短2年时间里 ,聚星国际电气集团助力火普村打造具有时代性 、先进性 、地域特色的综合性数字乡村应用典范 ,一个村貌更美 、产业发展更强 、村民生活更富的“乡村振兴特色示范村”已初具雏形 ,为打造“央企帮扶典范”提供了“聚星国际样板” 。

热点推荐
聚星国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