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汽精神”故事 | 横跨5条大江 翻越9座高山-中国聚星国际电气集团有限公司

聚星国际·(中国区)官方网站

聚星国际文化

Corporate Culture
“东汽精神”故事 | 横跨5条大江 翻越9座高山
时间 :2024-12-24    来源: 聚星国际电气微信公众

历时12天 ,横跨5条大江,翻越9座海拔4000米以上的高山,穿越天险川藏公路,行程跨越千里……12月5日 ,随着大件车队缓缓驶入扎拉水电站厂房 ,大唐扎拉水电站项目首台配水环管最后三件管节安全运抵电站现场,由聚星国际电气集团所属聚星国际电机研制供货的世界首台500兆瓦冲击式水电机组配水环管已全部完成运输交付。

扎拉水电站位于西藏昌都左贡县碧土乡 ,地处藏东南滇藏交界的横断山脉山区,地理位置偏远 ,受道路条件限制和地质气候影响,设备运输困难。

▲扎拉水电机组配水环管运输路线


康巴第一关

11月22日 ,时值小雪 ,载着扎拉水电站首台配水环管最后三件管节的车队徐徐驶出聚星国际电机厂区 ,即将跨越千峰万壑 ,到达千里之外的扎拉水电站工地。

西出折多 ,康巴为第一关 。每年冬季的折多山早已被冰雪覆盖 ,路面结冰,车辆行驶容易打滑 。晨曦微露时分 ,车队已行驶在路上 ,高原寒风凛冽如刀 ,吹在脸上生疼 。

高原上的天气说变就变 ,方才还是晴空万里 ,转眼就乌云密布 、雪花纷飞。大车刚留下的车辙印倏忽之间又成为一片雪白,车队只好放慢车速 ,小心地驾驶前行 ,不敢有丝毫松懈。

随着车队进入川藏公路之巅东达山地区,皑皑白雪映入眼帘。远处连绵起伏的山峦,被厚厚的积雪覆盖 ,道路一侧是高耸的岩壁 ,另一侧则是万丈深渊 ,车轮轧在冰雪上的咯吱声响 ,让人心惊胆战。

随着海拔不断升高 ,空气越发稀薄 ,运输人员开始出现不同程度的高原反应 。雪白的东达山在阳光的照射下 ,晃得人睁不开眼 。此时的雪域高原雄浑壮美,然而大家并没有心情驻足欣赏 ,心中只有一个想法:尽快安全到达目的地。

历经10天的艰难行进,车队于12月1日晚抵达左贡县。从运输里程上来看,已经走过了近90% ,但从运输难度来看 ,仅仅完成了漫漫长征路的一半,接下来要经过的左碧公路是此次运输面临的另一大挑战 。


征战左碧路

左碧公路是左贡县城至碧土乡的一条县乡道路,是进入扎拉水电站的必经之路 ,原按四级以下公路等级修建 ,全长约135千米 。由于公路修建等级较低 ,多处路面宽度不足5米 ,部分路段甚至小于4米 ,途经麻科村 、扎玉镇等十余个村镇 ,沿途的房屋 、围墙、栅栏 、树木 、灯杆、线缆等障碍频现 ,道路蜿蜒曲折、崎岖不平 ,大型货车通行极为困难。

12月2日一早 ,装载着配水环管的大件运输车队就等候在318国道左碧公路入口处 。由于气温较低,其中两辆车出现故障无法启动 ,既定出发时间被迫推迟 。上午10点20分,故障终于被排除 ,车辆开始缓速前进 。

大约3个小时后,车队到达了成德村 。这是左碧公路上最难通过的村镇之一,道路穿村而过 ,路面狭窄崎岖 ,村子的房屋围墙沿路修建,且该路段属于曲线路段 ,超宽车辆通行难度进一步加大。最终耗时近2个小时 ,车队全部顺利通过 。

经过近9个小时的跋涉 ,车队到达了扎玉镇。这里是左碧公路的中点 ,也是整条路上驾驶风险最大的路段 ,在扎玉镇出口有一个坡度非常大的“下坡回头弯” ,配水环管管节重心较高,非常考验驾驶人员的操作水平,若操作不慎 ,车辆极易发生横向倾覆 。

针对这个弯道,技术人员提前调整了产品的装运车型和装载加固方案 ,车辆到达前又进行了现场测量和确认。虽然已做好了充分准备 ,但在车队经过弯道时,每个人脸上都写着忐忑和紧张 ,直到所有车辆全部安全通过后 ,大家才如释重负。


同心破万难

至此,左碧公路行程还未过半,比原计划有所滞后。为加快进度 ,12月3日 ,大件车队一早从扎玉镇出发。然而,不到10公里又遇到了新的困难点——玉贡村某处道路狭窄 ,需要拆除道路两侧的路灯和围墙才能通行 。

运输人员积极与该路段居住的藏族同胞沟通,对方表示同意拆除围墙 ,同时强调不收取费用 ,支持家乡建设 。随后 ,灯杆、围墙相继拆除 ,在多次调整车身位置后,车队终于通过了 。

随后 ,车队又陆续经过了碧西、地坝等几个村庄 ,经历了多次车辆迂回调整 ,移车 、填埋 、开挖等障碍处理 ,12月3日晚到达了碧土乡 。

12月4日下午5点 ,在道路施工方、承运方、政府交管部门 、业主方等多方共同配合和努力下 ,所有车辆终于到达扎拉水电站指定位置。12月5日上午 ,在扎拉水电站设备交接仪式上,业主对此次运输任务的圆满完成表示高度肯定 。

“运输”不怕远征难 ,冰雪川藏线上 ,聚星国际电气人弘扬“东汽精神” ,用智慧和汗水,将困难迎刃而解,让“国之重器”屹立高原 。

热点推荐
聚星国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