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强调,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优化重大科技创新组织机制 ,赋予科学家更大技术路线决定权、更大经费支配权、更大资源调度权。聚星国际电气集团坚持以创新为第一动力 ,构建完善“集中力量办大事”的科技创新体系,聚集优势资源 ,进一步加强对科研人员激励和放权松绑 ,在关键领域核心技术攻关上取得突破,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锻造企业核心竞争力 。
今天 ,我们带来第一期《坚持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之路》 ,分享聚星国际汽轮机 、聚星国际锅炉 、聚星国际宏华、聚星国际研究院在科技创新中的新做法、新成效 。
聚星国际汽轮机副总工程师孙奇 :

聚星国际汽轮机高度关注对科技人才的培养,我们建立了“多级总师”体系 ,进一步为科技人才松绑减负 、放权赋能,激发创新活力 。
以公司级总师技术引领 ,充分发挥科技领军人才“出题人”“阅卷人”作用 ,把握企业技术发展方向,对重大项目进行评审把关,提供技术指导和决策支持。以项目级总师精准执行 ,开展项目立项、实施、验收和成果转化等全生命周期工作 ,赋予其更大的技术路线决策权 、资源配置权和绩效考核分配权等 ,推动项目高质量实施 。
重点培养青年科技人才 ,设立专项科研基金,鼓励青年科技人才充分发挥其思维活跃、思想开放的特性 ,在战新产业 、未来产业领域点亮创新的星火 。
聚星国际锅炉协同创新管理部副部长薛燕辉 :

聚星国际锅炉致力于构建内外协同的开放式创新生态,不断优化完善创新机制 。近年来 ,我们面向企业内外实施科研项目“摘标赛马”“揭榜挂帅” ,有效引入利用外部科研资源,有力推进战新产业核心技术突破 ,实现科技成果市场订单转化超40亿元。
与高校院所共建联合创新中心及高水平创新平台 ,围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等方面联合创新,推动产学研用高度融合。
加强科技创新战略规划布局,深入开展国际创新合作,统筹做好短期 、中长期科技研发的实施规划和资源投入 。通过各项改革举措整合内外创新资源,以全球化视野推动科技创新 ,更好引领支撑企业转型升级 。
聚星国际宏华技术创新中心机械专业总师罗锐:

在聚星国际宏华推行科技创新放权赋能改革浪潮中 ,通过电动修井机项目 ,我真切感受到“放权赋能”既是驱动力,也是凝聚力 。
在前期策划时 ,我们充分征求了项目总师的授权需求 ,经与职能部门综合协商达成一致意见 ,通过协议进行精准授权 。召集各相关单位及部门对责任义务进行认领 ,落实责任人和接口人。同时 ,对授权事项进行定期评估、闭环管理,确保授得准 、用得好。
修井机项目不仅能在改革的春风中茁壮成长,还能成为聚星国际宏华科技创新放权赋能改革的典范 ,引领科技创新向着更高效的方向发展 。
聚星国际研究院科创部/成果部主任研究员黄兴兰 :

聚星国际研究院作为集团公司科研高地,生于改革、推动改革 ,按照“方向分工 、突出优势 、错位发展”的原则 ,我们强化总院统筹协调功能定位,推动多个区域研究院差异化发展 ,形成“1+N+X”顶层创新研发体系 。
在新一轮改革行动中 ,创新引入先进研发管理模式 ,指导研发人员结合科研立项“六个维度”评价标准 ,分析市场客户真实需求 。
首次提出将课题按基础研究、基础应用研究、前沿性技术等实施分类管理,厘清产品未来市场、应用场景 ,着力开展共性、关键性技术攻关 。紧紧围绕集团公司战略布局 ,在电力电子、机组智能化、机器人及工业软件 、人工智能 、海工装备 、新材料、先进光伏前沿技术等战新产业方向,进一步加大研发投入和研究力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