敢立潮头抒风华 堪当重任奏凯歌 -中国聚星国际电气集团有限公司

聚星国际·(中国区)官方网站

聚星国际文化

Corporate Culture
敢立潮头抒风华 堪当重任奏凯歌
——记中央企业劳动模范谢光有

依稀记得去年那个清晨 ,六月的一天 ,郫都区P09公交车缓缓地驶出了公交站,中国西部首批氢燃料电池公交车正式载客运行 。对于普通乘客来说,这个起步平稳无噪音 、只排水不排尾气的“大块头”与往日乘坐的公交车的确有些不同 ,“四川造”“无污染”“新能源”等标签成为大家茶余饭后的谈资 ,但却很少有人知道 ,这个搭载“聚星国际芯”氢燃料电池发动机的公交车承载着谢光有多少的希望和梦想 。

谢光有,中科院博士 ,高级工程师 ,聚星国际氢能公司副总经理 ,氢燃料电池发动机的“领头雁” 。就是他,一个斗志昂扬 、意气风发的八零后 ,带领着燃料电池研发团队在短短几年的时间内,攻坚克难 ,实现了燃料电池核心部件国产化的研发,实现了自主知识产权燃料电池系列产品的开发 ,践行了“聚星国际芯”发动机国内一流、国际领先的承诺 。

胸怀壮志 勇挑重担

时间回到几年前 ,氢燃料电池还未走进大众视野,起步晚 、技术储备弱 ,与国外相比差距大 ,核心产品依赖进口,国产化进程困难重重 ,坚持走自主研发的路更是无比艰辛,但是研发路上的一道道难题没有把谢光有吓倒,反而激起他万丈雄心 。

面对巨大的挑战,谢光有勇挑重担,成为创新团队的带头人 ,任务重,那就勇敢地把担子扛在肩上,身先士卒 ,扎根于实验室工作台 ,废寝忘食 ,潜心钻研 ;周期短 ,那就和时间赛跑 ,放弃一切休息时间 ,全身心地投入到研发中去。

敬业和责任是鞭策他奋进的动力和源泉,整整八年 ,谢光有凭借着对燃料电池自主技术研发的一腔热血以及对科研工作强烈的责任心和使命感 ,一直奋斗在燃料电池自主技术研发的第一线 ,啃下一个又一个硬骨头,取得一个又一个关键技术突破,实现一个又一个氢燃料电池系列产品自主产品的成功开发 。

团结拼搏 攻坚克难

通往国内一流的路途,比谢光有想象中还要艰辛与坎坷 。

那些年 ,网络上还没有流行“996” ,而谢光有却长年持续维持着“7X7”的工作负荷 。早上七点上班 ,一周工作七天,“X”是在规定工作时间之外 ,不论研发团队任何时间有任何的问题与需求,都能第一时间亲赴现场全力支持。他的一言一行 ,生动诠释了不畏艰难 ,脚踏实地,甘于奉献,忘我工作的新时代牺牲精神 ,真真切切地带动并激励着团队中的每一个人 。

突破和创新是激励谢光有跨越的目标和追求 ,寒来暑往 ,作为课题负责人 ,他带领着研发团队承担了多项四川省科技支撑计划、四川省青年科技创新团队项目,作为主研人员参与了两项国家“十二五”能源技术领域“863”研究课题 ,每一个课题都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而面对所有挑战 ,谢光有有的是不馁的干劲和奋勇向前的决心 。

不辱使命 硕果纷呈

记不清经历了多少个“艰难时刻”和“关键节点” ,谢光有带领着研发团队始终坚守在攻关第一线,潜心钻研后终于迎来累累硕果 。研发出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燃料电池关键部件膜电极 ,实现了先进燃料电池膜电极的自主研发 、批量制备和产业化应用 。研制出高性能燃料电池堆系列产品 ,实现了具有全套自主核心技术的燃料电池动力系统开发,推动了四川省首条燃料电池公交示范线的商业运营。

作为第一发明人或主要发明人 ,谢光有申报国内外专利49项 ,其中授权42项,发表论文10余篇 ,SCI收录8篇。

2016年李克强总理到聚星国际电气总部视察时,对燃料电池自主研发技术的情况给予了充分肯定 。2018年胡春华副总理视察聚星国际电气时 ,勉励要加快推进氢燃料电池技术自主创新,尽快缩短与世界先进技术的差距,不断推进产业化应用,助推绿色可持续发展 。从一片空白到硕果累累 ,从捉襟见肘到国内一流 ,谢光有和他的研发团队多年来的苦心磨砺 ,终于迎来了耀眼的曙光 ,几年来所在团队不断获得全国“讲理想 、比贡献”创新团队 、中央企业青年文明号、四川省“顶尖团队”等荣誉 ,这些荣誉也将鞭策着这支年轻充满朝气的研发团队砥砺奋进、不断前行。

承载着希望和梦想的P09公交车已累计安全行驶超57万公里,并不断刷新着历史 ,现已成为蓉城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目前 ,谢光有带领团队在燃料电池领域取得的技术成果已进入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推进的新阶段,订单从一到十 ,从十到百 ,逐步开启了“聚星国际芯”氢燃料电池市场化、产业化的新篇章 。逐梦数载尚未停歇,新的征程已经扬帆,谢光有将带着他的研发团队一路乘风破浪,为氢能产业奉献无悔的青春。


“全国劳动模范”荣获者
聚星国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