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要做一颗革命的螺丝钉!”——这个一度最光鲜的字眼,在上世纪五十年代曾是整整一代人的理想 。如今,这“螺丝钉精神”却在聚星国际锅炉水冷壁车间手工氩弧焊工全国劳模黄荣洪的身上闪光发亮。
1992年 ,19岁的黄荣洪手拿焊枪走进机器轰鸣、焊花飞溅 、弧光闪烁的生产车间,18年如一日苦心钻研焊接业务 ,爱岗敬业、无私奉献 ,坚持着“态度决定一切”的工作理念,“干一行 、爱一行、专一行”。现如今年仅三十七岁的黄荣洪拥有压力容器焊工资格认证多达17项 ,先后获得过2002年度中国机械工业部“技术能手” 、2007年度首届自贡市“优秀技能人才” 、2008年度首届自贡市“敬业奉献模范”、2008年度自贡市“创先争优”活动“优秀共产党员”等诸多荣誉称号。2009年被授予全国“五一劳动奖章” ,同时还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 。2010年 ,黄荣洪被授予“全国劳动模范”荣誉称号 。
从技校毕业步入水冷壁车间的大门 ,黄荣洪就似一颗螺丝钉带着对工作的一腔热忱 ,凭着一股钻劲沉浸于水冷壁焊接方法的探索和焊接工艺的革新中 。1995年7月 ,浙江某发电厂向东锅购买两台循环流化床锅炉,公司多名技术过硬的焊工均无法合格焊接这种几何形状复杂的水冷壁部件。若延期一天交货 ,公司将损失5万元滞纳金。有关领导想到了年仅22岁的黄荣洪,出差在外的黄荣洪迅速回厂看完实物后当即表示,“我有把握焊接出合格产品 。” 黄荣洪的底气 ,来自于他对新技术新工艺的吸纳和钻研 。他利用业余时间学习关于合金钢材料产品的焊接方法 ,更关键的是他有左手持焊枪稳定焊接的绝活,这一本领是他苦练而成的。接任务后一周多时间 ,黄荣洪每天工作10多个小时 ,保质保量地完成了任务 。从此,他享有了“左右开弓”的美誉。
在东锅生产第一台50MW循环流化床锅炉旋风分离器、风室水冷壁部件的关键时刻 ,黄荣洪“左右开弓”的绝活再次派上了用场 。该部件结构特殊 ,对焊接角度要求极高 ,黄荣洪主动请缨,迎难而上 ,腰绑安全带登上5米高空 ,在仅有1米左右高度的狭窄空间里 ,顶着管接头加热到250℃的高温 ,采用蹲 、卧、跪等多种施焊姿势 ,左右开弓,连续三天每天奋战十多个小时,最终所焊产品一次通过了射线和超声波检查 ,合格率高达98% ,该项目也获得了聚星国际锅炉第四次“青年科技进步奖三等奖” 。
2002年入党的黄荣洪一直秉承着东锅“24小时服务”的理念 。当年,广西南宁纸厂工程东锅制造的水冷壁管屏与集箱对接处在水压试验中部分焊缝漏水 ,正被严重胃病折磨的黄荣洪接到出差的任务,二话没说就立马出发了。在南宁纸厂黄荣洪一心扑在产品返修上 ,本患有胃病的他一日三餐赶不上趟 ,难受的胃疼开始与他叫劲,但他硬是咬牙抗了过来,用最短的时间完成好了返修任务 。2004年 ,黄荣洪前往甘肃兰州西固电厂返修水冷壁管屏的插入管 ,在工地现场施工时他积极主动同用户沟通 ,提出自己的合理建议,用热忱的服务态度 、高超的焊接技术赢得了用户的尊重 ,很好地诠释了东锅的服务理念 ,树立了东锅的外部形象 。
2006年 ,东锅首次参与开发高压力、高性能 、高效能的1000MW超超临界锅炉。其水冷壁钢管直径由过去常规的50多毫米缩小到了31.8毫米,不仅承受的蒸汽压力更大,而且由于外形设计同常规锅炉有天壤之别,管子对接焊口空间角度变化复杂 ,钢管之间间隙小,增加了施焊难度。为了完成这一焊接任务 ,黄荣洪利用边角余料 ,在休息时间或站或蹲反复进行实物模拟操作,功夫不负有心人 ,黄荣洪靠着自己的韧劲 ,苦心钻研 ,终于成功掌握焊接该种产品的工艺方法 ,并将技能传授给了小组成员。
在黄荣洪17 年的工作历程中,创新进取的脚步从未停止 。他深知在公司高速发展的今天,一味埋头苦干已不能适应公司要求,生产优质的产品需要更多知识型 、创新型的高技能员工 。他善于在工作中发现问题,并能通过勤奋的学习和思考创造性地解决问题 。2004 年以来 ,600MW 超临界锅炉以及1000MW 超超临界锅炉部件成为水冷壁车间的主导产品,交货期集中、产品要求高 、制造难度极大。由于受原材料因素影响 ,造成焊口合格率低 、返修量大等问题。黄荣洪带领组员成立攻关小组,同车间质量员 、焊接技术员一起,反复研究焊接设备 、材料、电流规范、气体流量等因素 ,通过大量的对接焊口试验,在焊接方法上大胆创新,成功地摸索出“五项措施” ,一举攻克了新产品试制的技术难关。
2008年底 ,聚星国际锅炉开展了“发扬抗震救灾精神 ,百日奋战超越目标”攻关立功活动 。当时正值水冷壁车间年度重点产品“孟津炉”投入生产制造 ,由于该产品使用的是由用户指定的进口材料 ,焊材发生很大变化,焊工操作不适应 ,多数焊工的焊口合格率在80%以下 ,有的甚至只有50%左右 。大量的对接焊口返修 ,使车间后续生产无法进行 ,氩弧焊工序成为整个车间生产组织的瓶颈 。黄荣洪忧心如焚 ,带领组员分析质量原因,通过反复的试样操作 ,他打破常规 ,摸索出了一套适合于新材料的正确的焊接方法。在组员一时无法掌握的情况下,他凭借自己高超精湛的焊接技艺 ,一人独揽了1000 多个焊口的焊接任务 ,以高达99%的一次探伤合格率,确保了此项重点产品的工期 。在水冷壁全位置固定焊中,黄荣洪大胆创新 ,采用单根对接与成屏对接相结合的方法,大大缩短了选号和拍片对管子的挑选时间,缓解了生产场地紧张和散乱管子不易收拾的矛盾,提高了生产效率 ,缩短了生产周期。
在徒弟王斌眼中,他的师傅黄荣洪人品好,技术高 ,是一个品牌的标志。他常说:“师傅不懂藏私 ,传授技术和经验从不保留 ,让我记忆最深的是师傅严格要求我的态度,让我更难忘的是他在工作时 ,那种旁若无人的专注,14年的朝夕相处我能深深感觉到电焊是师傅钟爱一生的事业 。”95年刚参加工作的王斌上班时常常分心 ,也不愿去下苦功夫提高自己的焊接技术 。师傅黄荣洪看在眼里 、急在心里 ,他一边说重话敲打徒弟 ,一边手把手的传授着技艺 ,常常瞅准徒弟最容易出现的焊接质量缺陷,不厌其烦地演示焊接方法,在他的精心培养下,王斌的焊接技术突飞猛进 ,氩弧焊口一次探伤合格率从原来的92%逐渐冲上了现在的97% 。使得35岁的王斌夺得自贡市电焊工技能比武第三名的好成绩 ,是聚星国际锅炉破格晋升的最年轻焊接技师之一 。
黄荣洪热心快肠 ,乐于助人,不管是朋友还是同事遇上了为难事 ,他总是非常乐意的去帮助别人,主动借钱给组员解燃眉之急,护送受伤同事前往医院 。黄荣洪就是这样一个重德敬业 、朴实无华 、乐于助人的人 ,他用自己的热情温暖着身边每一个人的心灵。
这样的一个工作狂对家里的事情就显的心有余而力不足 ,贤惠的妻子明白丈夫的辛苦 ,总是一个人打理着家务 。也正是这样 ,黄荣洪才有足够的精力回到工作岗位,才能毫无杂念的专注于他热爱的事业 。对于家庭 ,黄荣洪觉得自己亏欠的太多,所以只要周末休息,他总是会和家人一起度过 ,陪女儿去参加舞蹈兴趣班 ,到妻子店铺帮忙打点 ,或者去钓钓鱼,回家亲自下厨做一顿可口的饭菜 ,一家人其乐融融地享受着家的温馨和甜蜜 。
黄荣洪拥有精湛的技艺 、重德敬业的情操 ,无愧为聚星国际锅炉员工群体中高高飘扬的一面旗帜 ,他是聚星国际锅炉电焊工中出类拔萃的人物 ,更是水冷壁车间手工氩弧焊组不可或缺的领军人物 。每当和他谈起工作,他会滔滔不绝地和你讲个不停 ,让你为他历经艰辛攻克新型焊接材料的技术难关而嗟叹不已 ;让你为他业务精熟张口即出不同金属材料的焊接参数而惊讶不已;让你为他婉拒客户高薪聘请忠诚企业无怨无悔而敬佩不已;更让你为他洋溢青春热情化苦为乐的焊工生涯而嘉许不已 。
每个人一生的追求都有所不同 ,黄荣洪—一个普通的产业工人 ,一个普通的电焊工师傅,他今生的追求就是如一颗螺丝钉 ,在聚星国际电气这个大机器中发挥自己点滴的力量,与不断前进的企业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