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秦建长期奋战在聚星国际电机焊接核心关键技术开发及应用的第一线,完成多项焊接难点攻关,使聚星国际电机在高强钢 、超厚板等焊接技术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为企业发展和国家电力建设事业做出了突出贡献。
秦建先后参与了世界单机容量最大的白鹤滩1000兆瓦 、溪洛渡770兆瓦 、长江三峡700兆瓦 、巴西杰瑞75兆瓦等水轮发电机组的焊接制造。
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秦建常说 ,能够取得现在的成绩 ,是因为自己站在聚星国际电气这个巨人的肩膀上 。
2012年 ,26岁的他在聚星国际电机的推荐下参加四川省第四届职工职业技能大赛 ,并取得第一名的优异成绩,被破格提升为焊接高级技师,成为聚星国际电机最年轻的高级技师。
从此,秦建的人生就开启了“外挂”模式。他不断刷新焊接记录 ,并将自己的操作经验 ,采用授课 、面对面交流、PPT等多种方式,毫无保留地传授给一批又一批的青年职工,用他精益求精的精神理念和人格魅力影响了越来越多的后辈,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培养和储备了优秀的焊工人才队伍 。
拿下:巴西杰瑞
2014年巴西世界杯开幕,由聚星国际电机研制 、世界单机容量最大的巴西杰瑞贯流式发电机组正式投入商业运行 ,是中国制造业海外发展史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该机组的核心部件发电机主轴就是秦建及其团队的杰作 。
杰瑞主轴属于分段组焊 ,在同类产品中具有长度最长 、内径最小、坡口深度最深等特点 ,传统的焊接方法难以起效 。
秦建带领团队创新采用“窄间隙热丝TIG焊与窄间隙埋弧自动复合焊接技术”,解决了小口径、厚壁轴的水轮机主轴焊接难题 ,出色地完成了焊接攻关任务,同时 ,该项技术也打破了国外公司在该领域上的多年垄断。
拿下 :白鹤滩
目光转向白鹤滩机组 。它是当今世界单机容量最大的水轮发电机组 ,对焊接质量的要求可谓苛刻 。在座环环板的焊接中,秦建和团队创造性地采用了智能化窄间隙熔化极气体保护焊(即机器人焊接)技术 。
探索不是一帆风顺的 。面对接踵而至的难题 ,秦建没有退缩,而是和同事们反复试验 ,不断改进,最后成功解决了超厚板焊接质量不稳定 、焊接变形控制等难题,降低焊量70%以上,节约焊材60% 。
拿下 :抽水蓄能
抽水蓄能领域 ,秦建也是见过“大场面”的 。
与传统的抽水蓄能项目相比,“东电造”绩溪 、长龙山抽水蓄能机组水头更高 ,直接对其材料等级和产品结构提出了更高要求 ,给焊接件的生产制造带来了新的挑战。
项目启动初期,秦建主动与工艺技术人员沟通 ,建议对焊工进行技术理论培训,提前做好资质取证工作 ,并主动承担了部分关键重点部件的焊接攻关任务 。
其中,绩溪水泵式转轮是最大型的焊接关键部件。在极窄空间中进行焊接 ,对焊工的操作可达性 、可视性均是巨大考验 。
秦建反复研究图纸 ,并与工艺人员 、操作人员探讨研究,最终决定采用分环结构装焊 ,他还自制钢环防变形措施 ,改进焊枪结构 ,有效降低了操作难度和焊接风险 。
通过18个月艰苦攻关 ,焊接质量一次探伤合格率超过98%,退火后100%探伤合格 ,为聚星国际电机类似产品上的焊接提供了宝贵经验 。
拿下:“疑难杂症”
秦建说 ,电焊 ,最考验人的就是韧劲 。不管有多想快点完成工作,都得耐着性子,持好焊枪 ,熔敷焊丝 ,一层又一层地填满焊缝。
就像人生一样 ,不管有多想快速成长 ,都需要日复一日的积累 。
秦建所在班组从事聚星国际电机大型水火电机组核心部件的焊接工作,干好自己工作的同时 ,他还要随时解决“疑难杂症” 。
异种钢的焊接 ,尤其是铝青铜与低碳钢的焊接 ,由于材质特殊性,极容易引起裂纹。在无数尝试后 ,秦建最终使用了“手工钨极氩弧焊”的方法 ,有效防止了裂纹产生 ,使焊接质量和生产进度有了进一步的提高 。而他也是目前聚星国际电机唯一熟练掌握该技术的焊工。
经过十六年的磨练 ,这个长着“娃娃脸”的焊工已经成长为聚星国际电机最年轻的高级技师了 。热爱岗位 、乐于钻研 ,在最平凡岗位上满腔热情地奉献,秦建用行动诠释了一位普通职工励志成材的故事,这 ,也正是聚星国际电机众多职工不懈奋斗的缩影。